找到相关内容1062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着菩萨

    以弥勒之名传出的许多论书之外,以他自己的名而传流的论书也不少,其重要的则有如下数种:  一、显扬圣教论(一卷)。玄奘译。  二、大乘(三卷)。有真谛、玄奘、佛陀扇多之三译,西藏亦有译本。  三、...二识活动时,阿赖耶识的内含亦即随即变动。  五、阿赖耶识有杂染与还灭的两面:在生死流转中,它是一切杂染的根本;在证悟而入涅时,是还灭功能的所依,这是采取了如来藏的思想。  无著的大乘 唯识学发源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1751543.html
  • “天台早期禅法”的界定及“心性说”

    经论》的如来藏说、摄论师主张《大乘》的藏识说、楞伽师主张《楞伽经》会通如来藏和藏识之说等等。对“心性”的理解,在印度和中国是有一定区别的,“心性说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,也是佛教理论中最为重要的...则立“心性净、不净”等各种说法。大乘佛教是主张“心性本净说”的,在各个时期的大乘经论中也多所提及“心性本净,客尘烦恼所染”,此外,并与如来藏、佛性、菩提心、真如、法性心、空性、净识、阿摩罗识、唯识实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2253406.html
  • 如来藏之真实意义

    如来藏之真实意义  如来藏思想与般若中观,同为中国禅宗学理之两大基石。因此,禅门学人不可不解如来藏说。  如来藏说最早见于《大方等如来藏经》、《无上依经》、《大涅磐经》等,当年与阿赖耶缘起说,同传于印度;而后期之《胜曼夫人经》和《楞伽经》则兼融阿赖耶缘起说,对如来藏之阐述更善备。另可参考《解深密经》、《大乘》及《百法明门论》等瑜伽行派经论中的阿赖耶识(阿陀那识),可对照深化对如来藏的探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1756649.html
  • 从玄奘三藏遗骨说起

    乃空前绝后之人物;其最大之贡献,乃在译大般若经、瑜伽师地、大毗婆沙论、六足论、发智论、俱舍等,仅此数部,已逾千余卷;其对唯识学上之贡献,尤为卓绝,除将有关唯识学上之经论,若显扬圣教论、大乘、世亲释、无性释、唯识二十、唯证三十、百法明门论、观所缘缘论,因明入正理论数十大部传经外。并   将护法难陀等十大论师,唯识三十论颂百卷经文糅合成一部唯识论;不唯确定唯识法相宗派而已,且树立唯识学上千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65364348.html
  • 无著、世亲两菩萨的学说

    ldquo;显扬圣教论”等;汉译和藏译兼有的为“大乘”、“阿昆达磨集论”等约三十种。世亲原有“干部论主”之称,现存汉、...;。   (五)“大乘”。以上两书都与“阿毗达磨经”有关,是总结大乘义理的论著。   (六)“六门教授习定论”,是讲瑜伽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966654.html
  • 玄奘与大慈寺

    创始人,俗姓陈、洛州缑氏(今河南偃师)人,家道清贫,玄奘十三岁出家洛阳净土寺,隋末唐初,玄奘与其兄长捷法师经子午谷剑阁至成都,住城西空慧寺,在高僧云集的成都。玄奘道访各寺高僧大德,相继随宝暹学《大乘》...交流中、融合中发展。文化融合是玄奘思想的精华之一,玄奘文化融合思想是批判当代为战争服务的文化冲突的有利武器。玄奘文化不仅是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,而且在当代对民族安危,民族振兴的现实意义也是十分巨大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5469571.html
  • 阿赖耶识探源

    阿赖耶识探源   韩廷杰   一、原始佛教的阿赖耶思想   唯识学创始人之一无著造《大乘》,称《阿含经》中已经有阿赖耶识之名,即爱阿赖耶、欣阿赖耶、喜阿赖耶。但于现存汉译《阿含经》找不到这...清净道论》的作者佛音,所处的时代是公元五世纪,与无著同时或稍后,《清净道论》与无著的《大乘》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基本一致。   对原始佛教的十二因缘仔细分析,已有阿赖耶识的萌芽。十二因缘,又称为十二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473510.html
  • 六祖圣地光孝寺浴佛节信众如云

    始发港;还是历代高僧大德游历岭南必到之地。   达摩、不空、慧能、义净等许多中外高僧,都曾经在此弘法布道;《大乘》、《俱舍论》、《楞严经》等许多重要的佛教经典在这里被译成中文;光孝寺不仅是中国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5/09162877226.html
  • 问:“净土”的起源?

    陈译《大乘》卷十四所述,净土皆是初地以上之菩萨所居,非地前菩萨、二乘及凡夫女人等所杂居。 在诸佛净土之中,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在后世成为净土思想的中心。但在另一方面,往生弥勒兜率天的思想亦曾盛行。...世界,故无大乘所说的‘净土’观念。而大乘佛教则主张有无量诸佛。 诸佛在其国土教化众生,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、阿门(cu)佛的东方妙喜世界、药师佛的东方琉璃光世界等即是。此外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7034678247.html
  • 唯识学建立之缘起 (上)

    阿毗达磨集论》,一部是《大乘》。尤其是《大乘》有“所知依”等十分,完全是依《阿毗达磨大乘经·大乘品》而来。如《大乘本》论首作如是说:“阿毘达磨大乘经中,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,为显大乘体大故...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,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,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,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。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,显于大乘真是佛语。”[21]《大乘本》末也说:“阿毘达磨大乘经中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850420.html